某小学六年级女孩跳楼身亡-孩子的心理教育,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还是那句话,无论是学科教育还是心理教育,永远不要忘记“因材施教”这个最基本的原则。
那怎么理解因材施教这个概念?
比如,在学科教育上,有的孩子是接受型孩子,这样的孩子尤其在小学阶段听话、守则、懂事,所以也很适合知识喂养,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
有的孩子是思考型孩子,这样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基本都是淘气、调皮、捣乱的孩子,他们喜欢瞎琢磨,对所学的知识喜欢探个究竟,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要学这些、他们是你说的那样吗等等,在他们思考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内容已经到了下一个层面,往往这些学生上面的内容还没有学会,下面又没听懂,因此,容易被归为不学无术的差生。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对以上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前者更适合灌输式教育,后者更适合启发式教育,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
同理,心理教育也一样。
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因素,比如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症、粘液质、抑郁质),如果嫌这样分类复杂,至少要做出内、外向类型的区分;
其次要了解这个学生背后的家庭教育模式以及父母的教育理念和应对模式(温柔、耐心还是粗暴、野蛮);
再者要掌握学生内心世界的想法、认知深度。
概括起来说,心理教育就应该从生理、环境、心理三个层面出发去考虑,并对不同孩子进行不同方式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当然,从学校层面来说,对孩子的生命教育要放在首位;
其次要教育孩子从不同视角去思考和理解当下的困难和问题;
最后要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和途径,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的认知调整等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