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信任,才是孩子自信成长的源动力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一幕,村民以为哪吒抓了小女孩,全拿起武器去排挤他,李靖却相信不是哪吒干的,反而是哪吒救了落入妖怪之手的小女孩,李靖说“他是我儿!”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不禁感叹了句“这次李靖终于不渣了”,看着村民都在说哪吒是个“坏小孩”,他却始终相信不是哪吒干的坏事。

可惜的是,不比哪吒的父亲,咱们父母总是做着不相信的孩子的行为,比如:

“放着别动,你拿着摔碎了怎么办?”

“你是不是又在玩手机?不写作业!”

“你在学校是不是又没认真听讲?考这么差!”

“不是说好只玩十分钟吗?是不是趁我没在偷玩手机了?!”

“是不是在早恋了?成绩下滑这么多”

……

《放学别走》里有位少年就跟撒贝宁吐槽自己妈妈,自己把手机放很远,在认真写作业,可是妈妈就特别起疑,在旁边拖地,拖一个小时都不走。

然后手机屏幕一亮,妈妈立马就一副“看吧你就是在玩手机”的表情,说“我供你上学这么多年,你就写作业玩手机!”少年是百口莫辩,心里又气又无奈。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最亲近的人,来自父母的爱和信任,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不会被困难和绝望轻易压垮。如果最亲近的人都不信任自己,孩子的心里会觉得特别失落,自我价值感低,做事也缺乏动力。

马伊琍曾在《朗读者》中分享过一段故事,高一时,成绩很好的马伊琍思想品德得了“差”,老师说,因为她“跟多个男生有早恋”,找到爸爸反映情况,爸爸让老师写出多个男生的名字,老师只写出来一个。

爸爸就对老师说,“你不是说多个吗?我女儿我最了解她。”知道这件事后,马伊琍很感激爸爸对自己的信任,坚定的说“我要提醒自己,我要做得更自觉,可以让父母更信任我。“

二十多年后,这个曾经被爸爸信任着的女孩,成长为了一个独立坚强、内心强大的人!

尤其是当孩子犯错时,家长更应该跟孩子站在一边,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问题。

朋友小D曾分享过一个她儿子“偷东西”的故事:

有一次我带儿子去超市,回家的时候我发现他口袋里有一根牛肉条,但我的购物小票上并没有买这个,我当即就知道这是儿子“偷拿”的,一瞬间我是非常生气的,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家里又不缺吃的。

我就儿子叫到跟前,严肃地问他“牛肉条哪儿的,请你认真的告诉妈妈”,他被我严肃的语气吓到了,扭着衣角不吭声,“儿子,从超市里拿出来东西没有付钱的话,这个行为叫偷窃,偷窃是违法的”,听了之后露出了惊恐的眼神,显然他没有想到这么严重。

“妈··妈妈,我不是故意的,我想吃,怕你不给我买”,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我就跟他说,“下午妈妈带着你一起,跟超市的工作人员承认错误,把牛肉条的钱还给超市,好吗?”儿子点了点头。

“你去跟收银的阿姨说‘对不起,我拿了牛肉条没给钱,对不起,我错了,下次我再也不这么做了’,记住了吗?”他重复了一遍。

去超市的路上,他走得很慢,他在害怕,害怕被骂被嘲笑,我就牵着他的手往前走,走到超市门口,“你自己进去跟收银阿姨说,妈妈就在这里等你,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妈妈相信你,去吧”,他这才走过去跟收银阿姨说了。

等了几分钟,就看到他满眼放光的,开心地跑回来,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先站在孩子这边,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是爱他的,犯了错误不可怕,错误是可以改正的,爸爸妈妈会陪他一起去面对、去承担,会比责骂打罚更有效,这就是“南风效应”。

陈丹青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孩子们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

信任,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唤醒,就像哪吒一样,在“魔童厄运”的诅咒下,顶天立地的站了起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