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立规矩不注意这五点,你说破嘴唇也没有,孩子不听你的

都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给孩子立规矩更是要从小抓起,年龄大形成习惯就难改了。

孩子两岁时就可以给他立规矩了,因为此时他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很大进步,自我意识也开始萌芽。2~6岁正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又可称之为“海绵期”,孩子85%~90%的性格、习惯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所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立规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候家长苦口婆心说了半天,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完全没效果。其实立规矩也要讲究方法,下面五个注意点家长要记牢:

一、规矩要早立

七八岁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家长还以“孩子小不懂事”为借口挡回去。事实上,七八岁再给孩子立规矩已经晚了,他的坏习惯已经养成,很难再纠正了。在孩子两岁左右,会频繁说“不”的时候就应该及时给他立规矩了,别总觉得孩子小!

二、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家长不要总用否定的方式去给孩子立规矩,比如总是说“这个你不能做”、“那个你不能吃”,而是应该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比如督促孩子上床睡觉,可以问孩子是先洗澡还是先刷牙,孩子的注意力就会从不愿意上床睡觉这件事上转移到选择上,这样早睡的成功率就会大很多。

三、规则具有灵活性

规矩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要根据情况来具体分析的。比如告诉孩子不能打人,但在孩子被人欺负的情况下,这个规矩是可以暂时被打破的。

同时在制定规矩时,家长应该和孩子事先沟通好,比如要自己整理床铺、早上几点起床等,双方商量着来,这样子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尊重了,就会自觉地去遵守规矩。

四、给孩子一个“磨蹭”的权利

有些家长在给孩子下达命令后,会希望孩子立即做到,比如喊孩子起床,他就要马上起来,否则就是“磨蹭”、“偷懒”。其实大人每天还想赖会儿床呢。家长要给孩子“磨蹭”的权利,比如催孩子吃饭,孩子还在留恋玩具,家长可以说“你只能再玩三分钟,玩过之后马上来吃饭”,让他有一个缓冲的时间。

五、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则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反映出家长的一言一行来。如果家长给孩子设定了一大堆规矩,比如要爱干净、不能讲脏话、不能插队等,自己却屡屡打破这些规矩,那么孩子看到了,肯定也会不把这些规矩放在心上。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家长自己就要做到。

给孩子立规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朝一夕中慢慢培养的。规矩从很小立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习惯,可不是某天孩子长大了,他就能一夜之间明白所有规矩和道理了。

别再拿孩子小当借口了,规矩还是要趁早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