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的方式,很伤人!聪明家长会这样做

在下班回家的地铁上,我听到一个妈妈对他十多岁的孩子说:“今天家长会你们老师又批评你了,说你太粗心大意。再不好好学习,我看你也不用上学了,出去捡破烂算了。”

这种方法很常见,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式祖传育儿法”。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成绩不错,有一次考了班上的第一名,兴高采烈地把卷子拿回家。结果我妈说:“你这字儿写的太难看了啊,你看看你们班XXX,那字写得多好看!”

成年之后,这段经历我仍然记忆犹新,还问我妈为什么这么说。结果她回答:“当然是怕你骄傲啊,而且我也想用激将法让你把字练好。”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你觉得通过刺激性的语言能鼓动孩子进步,实际上他只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被大人看见,自尊心也受到严重伤害,最终越来越消极和叛逆。

哪怕父母真的是在激励孩子,在孩子看来,他们感受到的也极有可能是来自大人的羞辱。

一、激将法有哪些表现? 1.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很多家长不停地拿别人家的“好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还将自己的孩子说的一无是处。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也失去了自信心和竞争能力。

即便是偶尔被夸奖一次,孩子也会变得惶恐,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么高的成就。

2.恐吓与威胁孩子的安全感

还有些家长习惯和孩子说“做不到晚上没饭,别回家了”,“再考不合格我就把你最喜欢的玩具扔了”。用打破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破坏孩子的最爱来恐吓、威胁孩子。

这种威胁到孩子安全感的话,可能会换来孩子暂时的听话,但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会充满恐惧,容易让孩子自卑自闭, 长大后也容易妥协,不会为自己的权益而争取。

3.上纲上线,侮辱孩子的人格

有些家长不仅会把孩子和同龄人之间做出比较,还会对孩子做出侮辱行为,比如说“真是笨啊,生你干啥?”“天天玩游戏,干脆死了算了。”

2017年的大年三十,云南楚雄一个15岁的男孩选择服农药自杀。在他的遗书里,每一个字都弥漫着对父亲的恨意和对世界的失望。他自称“啥子事都干不了的一个儿子”,说明在他的生活里,充满了否定和打击。

二、什么是“反激将法”? 其实激将法并非不能用,而是需要调换一种方式,反着来用。

“反激将法”就是把激将法中的惩罚变成奖励,将赞扬的去贬低,抬高目标对象的自尊感。从而增大内在驱动力,向好的方向前行。

假如孩子一回到家就喜欢先打开电视,拖到很晚才开始做作业。

使用激将法的家长会说:“你看看你,成天就是到看动画片,养你有什么用!你看看隔壁的乐乐,这次又考了第一名,人家回家后肯定是特别认真写作业的,谁能像你似的。”

而使用反激将法的家长会说:“我昨天和同事们聊天,才发现他们的孩子每天都是被逼着写作业的,特别不让人省心。还好你比较自觉,每天都能独立完成作业,妈妈相信你会越来越棒的!”

家长这么一说,孩子的自尊心就强大起来了。

一方面他觉得父母看到了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同时孩子也会为了维护好这个形象而更加努力,做一个更优秀的孩子。

激将法或许适合一部分自身就争强好胜的孩子,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孩子来说,健康快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反激将法才更有普适性。

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差异性,不要只进行某一方面的斗争比较,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想法吗?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们一起交流哦。

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转发哦,雨滴医生谢谢你了!

免责声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 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p#分页标题#e#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