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你别吼我!”被吼大的孩子心里往往留下阴影

“记不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了。”丽华这样对闺蜜说。女儿今年三岁,总是在不经意当中惹恼妈妈,刚开始她还会温柔的给孩子讲道理,随着次数越来越多,妈妈的耐心也越来越少了,丽华担心自己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改变,她焦虑极了。如果您也有丽华这样的困扰,不妨用点时间读完文章,相信会有一些提示。

正如丽华所担心的那样,父母经常对着孩子大吼大叫,确实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首先,会让孩子感觉害怕。幼龄的孩子需要大量的安全感,特别是来自于爸爸妈妈的,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吼叫,这种激烈的情绪让小孩子很难消化,他们会认为爸妈不再爱自己了,原有的安全感会遭到破坏,亲子关系也会受到影响。

其次,让孩子学会使用暴力。有些家长或许会发现,一旦对孩子发火,他们就会立刻安静,但是随后一段时间内,孩子们的情绪往往容易失控,他们可能会经常焦躁、大哭不止,一点小事就会变得不依不饶,其实这就是孩子的暴力“演习”,家长的行为变成示范,宝宝们也学会了。与此同时,他们还会开始在幼儿园欺负小朋友,这是内心怒气的一种转嫁,必须要找更弱小的对象宣泄出来。

事实上,父母这种做法除了会伤害孩子之外,还会伤害自己,就像丽华一样,每次和孩子发完火,都会非常自责,不停的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一定要改正,可是下一个当下,她又控制不住的吼叫起来,丽华简直要被折磨疯了。其实,远有比吼叫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只要父母们愿意尝试,一定会感受到神奇的力量。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先和他认真谈谈,找到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比如已经过了睡觉时间,孩子还在客厅跑来跑去,家长们的做法往往是:别跑了,快来睡觉!孩子一定不理会,继续疯继续跑,家长继续提醒,随着次数的增加,声音也越来越大,终于,在某个瞬间彻底爆发,最后孩子会哭着上床睡觉,而大人在沙发上气得很久平复不下来。

家长们完全可以换个方式,在孩子跑来跑去的时候,轻轻走到他身边拉住孩子,蹲下来平视着他的眼睛,温和的对他说:每天这个时候,宝宝已经上床了,今天为什么这么兴奋呢?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孩子必然会告诉你原因,或者是还不困,或者想多玩一会等等,家长可以说:不困没关系,我们先躺下,你挑个故事,妈妈讲给你听。明天提前半小时叫你起来,妈妈陪你一起玩等等。孩子们一定会乐于接受的。

既然爱孩子,就应当尊重他,亲子之间平等的对话方式,一定会让孩子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加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