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本文首发“简书”,版权归原创作者半亩方塘半亩爱所有

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国的父母,有一辈子都操不完的心。

其中操心操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成绩。从日益增多的课外培训机构和日渐增长的培训价格中可见一斑。

我有一个朋友,每天回家各种督促女儿学习,报各种培训班,晚上殚精竭虑地陪孩子学,可孩子不开窍,成绩一直在班级的尾巴上悬着。

我想告诉她的是:你的付出,99%都是没用的。

孩子的成绩到底跟什么有关?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教育部开展了一项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长期跟踪研究。

研究调查了一千所学校里两万多名儿童的学业进展,来揭示究竟哪些因素和孩子的成绩有明显的相关性。

最终,出现了一个颠覆常识,出乎意料的研究成果。我挑选出研究因素的其中一组对比。

1.小孩在家里面有很多书籍(父母看的)

2.小孩的父母每天给他们读书

大家可以先猜猜,哪个和孩子成绩有关,哪些个无关?

结果居然是:

有关:家中藏书多

无关:父母每天给孩子读书

家中藏书多就可以让孩子成绩变好?有点扯吧? 其实细想,发现很有道理。

举个例子。

如果你是个爱读书的人,家里有很多藏书,就算你没有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你每天手不释卷的样子,也会被小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他们会认为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当他们认字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读书,成绩也不会让你担心。

如果你的最大爱好是玩手机打游戏打麻将,家里有牌局,天天出入的都是牌友,两口子讨论的都是哪个剧好看,哪个游戏好玩,谁的牌技好。

就算你每天晚饭后坚持给孩子读上一小时的书,小孩子对书的兴趣也不会比对手机,游戏,麻将大。

因为对他来说,手机,游戏,麻将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不是书。那孩子就不会喜欢看书,成绩自然不会如你所想的那样好。

我前文提及的那位朋友,她平日里一有空就刷手机,刷电视剧。可是成天责备孩子一天到晚把心思绑在IPAD上。我很想说,你什么样,你的孩子就什么样!若想要她好好学习,自己先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这远比你不听催促她看书来的有效。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重要的话,说三遍。

与其逼孩子看书,监督孩子写作业,不妨先逼自己一把,以身作则,用环境影响孩子。

去年开始,我和孩子爹每天坚持运动。在这过程中,一直挺懊恼,咋带动不了运动细胞极弱的儿子,他似乎对我们的行为视而不见。但是忽然,今年暑假,某天叫他早起跑步,忽然发现他运动起来比以前带劲多了,而且主动提出想要学习篮球。说明我们的坚持,慢慢地让他潜意识里觉得运动是一件轻松而且快乐的事情。

牢记一句话,育儿先育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