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别当催狂魔了,久而久之就养出‘被动废人’!

相信爸爸妈妈、老师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抗战:

“还不起床,又要迟到了!”

“我要起来了啊!你为什么要一直催。”

“赶快写作业、赶快去洗澡!不要玩了!”

“我本来要去的,你一说我就不想动了。”

先别当催狂魔了,你听过被动废吗?

爸爸妈妈心理苦着说,还不是孩子缺乏时间观念,只不过催一句又怎么了?不过,孩子闹脾气,其实是在抗议,自己本来打算做好的事情,为什么大人一定要管东管西?久而久之就养出被动废人,被动废一词曾经上了微博热搜,意思就是一催就慢,一点就炸——本来很主动且愿意干的事情,一旦被催促,就会立刻出现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的抗拒,类似叛逆、唱反调的道理。

其实,心理学也有类似的研究项目,被动废的原因就在于孩子被剥夺自主权,人需要一定的自我掌控感,如果自己的人生总是在他人的控制之下,就会失去掌控感,丧失积极性。

孩子不是听不懂或做不到,是一路被催所以一路抗拒

当孩子主动要做一件事时,充满着期待和自信,规划与执行能够带来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但被别人催促时,主观能动便会变成客观被动,自我满足感消失,出现抗拒的心态。因此,家长一直用催促的语气,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毕竟,孩子不是听不懂你的话,而是打从心里抗拒这种控制行为。

因为小孩释出三不政策:不主动、不合作、不配合,所以家长才会觉得越催越慢、越想控制生活,局面却越失控,甚至,如果孩子事情做不好、上课来不及,还会将过错放在家长身上。“都是你一直催我才这样的。”父母爱催促到最后,孩子可能变成极度依赖家长的妈宝,或是极度叛逆的冷漠少年。

好的,不能一直催,难道只能干着急吗?教养要注意这几点: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头痛的家长们可以参考这两个方法,看看会不会比穷忙催促还要有效!

1. 合理沟通,提醒孩子拖延的后果与提醒的原因

真正的自律绝不是靠催促催来的,如果孩子今天上学快迟到了,家长要忍住大吼快一点,而是告诉他,妈妈很着急、爸爸在赶时间,如果来不及,我们可能要自己另外想办法了,不能影响爸爸去上班。让孩子了解父母不是要责备他,而是要他有自律与负责任的概念。

2. 引导孩子自己制定计划

蒙特梭利教育法强调自由与自发行动,如同蒙特梭利曾说:“老师的任务是引导,他不逼迫儿童向前,也不阻止他前进。”引导做得好,让孩子自己懂得计划,不用你催,他自然能行。但是,也有不少人遇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跟着计划做了两天就打回原形的状况。这时候怎么办?

家长可以以身力行,跟孩子一起做计划,互相报告计划进度,最重要的是,自订计划象征孩子对生活有主导权,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划,家长共同参与,可以从旁辅导小孩容易缺漏的小细节,这样能慢慢地培养孩子的内趋力与成就感了。

END

阅读原文”进入鸽子医生育儿社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