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跟孩子表露咱家没钱?若你想表达的是“花钱有罪”,请随意

下午坐在某快餐店,看见一位30左右的妈妈领着女儿走进来点了一份儿童套餐。小姑娘高高兴兴取完餐回到座位上,刚吃了没几口,听到妈妈对她说:“这一顿饭就让我一上午白忙了,这是我工作半天的辛苦钱”。

话罢,小姑娘沉默不语,放慢了进食的速度,刚才的愉悦消失殆尽。

这时候耳边突然响起多种声音:“你知道供你上学我们多么不容易吗?”,“你知道每天下班回来还要给你做饭我有多累吗?”,“我都不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还给你买新玩具”,“这顿饭会花掉多少多少工资”……

父母们说这些话,意思无非两种:1.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他牺牲了很多,2.将来一定要善待自己。

孩子听到后作何感受?

你们以为孩子体会到的是父母的辛苦?父母的“牺牲感”换来的是孩子的“负罪感”,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压力和愧疚,觉得自己生来就是父母的负担,最终可能会慢慢演变成强烈的负罪感。

没错,耳提面命对孩子表露出“挣钱辛苦,咱家没钱”,会让他变得越来越懂事,花钱越来越少,越来越让家长省心。但同时孩子将越来越不敢有自己的欲望,变得无比压抑和自卑。

小小的孩子该为父母的付出买单么?

“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这是小学生作文里经常会出现的语句。不可否认,在某一阶段母亲真的是无条件地在爱孩子。不知是生活的压力还是经济的负担,使得妈妈开始对孩子诉说自己的不易,抱怨自己的辛苦。

试问抱怨辛苦的人,有几个是不图回报的呢?要求有回报,还能算作“无私”吗?

孩子脑袋里想的永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多,比你想的要懂事。敏感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才是父母不快乐的源头,而为了不让大人不快乐,孩子变得懂事起来,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快乐。

没有孩子,大家照样要工作;生孩子疼,是因为大人当初做出的选择;赚钱辛苦,可能归结于能力问题,而孩子真的不需要为父母的付出背负上“负罪感”。

伴随着“负罪感”长大的孩子怎么样了?

“喜欢算计自己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不喜欢麻烦别人,常常觉得自己负罪感很强,对不起家里所有人”;

“自己挣钱以后有钱不敢花,花了就后悔,多花一分都负罪重重”;

“哪怕挣得工资付完房租所剩无几,还要硬着头皮给家里转钱,不然会有很深的负罪感”。

最后作为家长,你们可以和孩子坦白家里的经济状况,但请不要一味强调“挣钱辛苦,咱家没钱”。你的目的是告诫孩子“珍惜所有”,而不是“花钱有罪”。既然钱花都花出去了,就让孩子好好享受一下拥有的快乐吧。

各位家长,你经历过“挣钱辛苦,咱家没钱”的态度吗?有何影响?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真实想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