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已长大 家长还没“长大”

壹间课堂少儿艺术团负责人王长乐

“教育孩子,光靠爱是远远不够的。就好比农民种庄稼,只有懂得庄稼种植之道才有好收成。所以,教育孩子根本在于懂得孩子,懂得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这样才能陪伴孩子拥抱更美好的未来。”在壹间课堂少儿艺术团负责人、厦门市火炬学校顾问王长乐看来,生于“80后”的家长们,多数人在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当上了父母,养育着孩子,在家庭教育上就难免出现“断奶”现象。

别过分依赖学校和社会教育

不论是在校外艺术培训班,还是在火炬学校,有着近10年少儿教育经验的王长乐表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素质能力没有得到相应提升时,就会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就是没有“断奶”家长的表现。“学校是教书学习之地,育人的机会发生更应留在家里。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造成父母教育角色的严重缺位。”王长乐表示,这一类家长也更容易将教育责任推向学校和社会,而他们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也远远不够,甚至容易出现“错误认识”的情况。

王长乐告诉记者,一个在父母嘴里满是吐槽点的孩子,在学校却是一个思维逻辑和情商都非常高的学生。究其反差,竟是因为父母夫妻关系不是很好,父亲爱喝酒,脾气也暴躁,因此主观认定孩子“学习不认真,爱走神,习惯不是特别好”,这就是家长对孩子的错误认识。“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不管我们在外面如何轰轰烈烈,最终我们还要回归家庭。培养好孩子,关注他的成长,同样可以作为一项事业。”王长乐说,用心的陪伴,才是真正认识孩子的唯一方式。

要摒弃“随意教育”的模式

没有“断奶”的家长,在教育上往往很“随意”。王长乐表示,带孩子过早接触高端场所,比如在酒店办生日派对,在KTV演绎流行曲风,将“华丽”和“虚荣”没有任何过滤地呈现在孩子面前,这就是“随意”教育的一种体现。

还有就是教育认知上的“随意”。“很多家长觉得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就是爱,这是对家庭教育最大的误解。”王长乐说,在一次集体活动中,他就看到一个家长时时刻刻提醒孩子喝水,但孩子并不领情,还不耐烦回了句“你总是这样”。

王长乐说,持这种教育态度的家长,往往表现为对孩子操心过多,忧虑过多,指导过多,给与物质照顾过多,超出了孩子所能忍受和容忍的程度,久而久之便抑制了他们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压制太久还有爆发的危险,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王长乐建议,最好的教育就是从孩子出发,家长们不妨静下心来,面对面和孩子聊聊天,或者以书信的方式沟通,充分了解孩子后,再来谈家庭教育,一切都不会太晚。

“三个合理”陪伴孩子成长

那么究竟如何健康陪伴孩子成长?王长乐提出了“三个合理”。

首先,给孩子定一个合理化目标。“现在的家长对孩子都寄予很高的期望,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家长们都会给孩子设立较高的人生目标。”王长乐建议,给孩子定一个合理化目标,不要过分要求孩子。比如,协同孩子一块制作成绩表格,掌握孩子的真实学习水平,在此基础上,再设定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帮助孩子步步提升,一点点提升。

其次,合理化选择很重要。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注重“智育”,即智力的开发,学习成绩的好坏。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上“985”“211”,这就需要家长提前帮助孩子谋划布局未来。比如选择一门艺术特长。“学一门艺术不要只当做一门兴趣,这是孩子长期艰辛付出的一个过程。既然选择了,就应当引导孩子走得很"优"走得很"特",在某个领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三,和老师的合理化配合也相当重要。“合理化的家校关系,不需要过分奉承,也不要过多质疑。”王长乐强调,今天的教育,要真正作用于孩子的内心改变,让他们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平衡的人格与适应性,多元价值和宽容精神、自信、从容、有尊严的人”。朝着这同一个目标,家长要相信并协同老师一直走下去。 #p#分页标题#e#

导报记者 李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