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表明:孩子6岁后,这三个方面讲道理没用,强权控制才行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长大后能够顺风顺水、一路坦途。如果孩子可以能够出人头地,是父母最幸福的事了。但孩子将来人生怎么样,很大程度建立在年幼时形成的习惯和性格上,而在这中间发挥最大影响力的是父母。

心理学家表明:孩子6岁前,需要父母更多的关爱。孩子6岁后必须有规则意识,该守的规矩一定要守,要不然孩子就不会形成好的习惯和性格,将来就会要走许多弯路。

6岁后,这三个方面讲道理毫无用处,家长必须强权控制,逼孩子一把。

1.孩子的竞争心态需要强制,不能放纵孩子没有上进心。

今年上三年级的小明,这几天又迎来了期末考,小明觉得每次的期末考都是个磨难。不仅仅是因为期末考后成绩不好的话,老师家长会批评。更是因为,邻别号居家的浩浩和自己一个班级。好好学习特别刻苦,成绩特别好。街坊四邻总是夸赞他,小明觉得自己也要努力,不然太丢脸了。

强权控制的手法不一定是高压的打骂,给孩子设立一个可以竞争的对象,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友情,而且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产生一种,我也要得到赞美的这种竞争意识。

家长这样做,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加强。自己的孩子也需要赞美,称赞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孩子在长大后,肯定要进行各种竞争,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成绩,初中高中的分数,大学的档位到各种奥林匹克竞赛。刚开始就让孩子产生竞争心理,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但这里并不是说家长要在孩子面前,把孩子跟别家的优秀孩子作比较,而是一种软的比较,让孩子自己较劲,比家长说一大堆嘲讽的话管用得多。

2、孩子的礼貌习惯需要强制,不能放纵孩子不讲礼貌的行为。

小红的家里经常有亲戚过来做客,而亲戚家又经常会带一些比小红小的孩子。每次亲戚来的时候,那些小孩子都会要玩小红的玩具,刚开始小红就是不肯,有时候还会打那些抢自己玩具的小朋友。

小红的妈妈没有当面批评,而是把小红叫到一旁,很严肃地说:“你不愿意分享你的玩具,这妈妈不会怪你。但小朋友抢你玩具,你就打他们,这样是不对的!你可以想想别的办法,让他们不抢你心爱的玩具,比如用看电视吸引他们,或者用你不太喜欢的玩具,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孩子要从小时候就学会懂礼貌,做个有素质的人,不能随便打人,知礼仪。这样,他们以后在与别人的交往会很顺畅,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诚意。

礼貌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从孩子的一言一行,细心培养。一个有修养的人,必定会受到别人的敬仰。

3、孩子的耐性需要强制,不能纵容孩子一遇到难事就逃避、哭闹的坏习惯。

小华很喜欢玩乐高,因为家里买了各式各样的乐高,可是每次孩子不会拼,只能依靠爸爸来完成这一件件的作品。但是爸爸不经常在家,有时候小华把乐高拆下来,自己想装回来,却怎么也装不了,这样他就会哭闹,要挟妈妈赶紧把乐高拼出来。

但是妈妈不擅长拼东西,所以总是拼不出来,所以孩子还是会哭闹不休。妈妈的态度很强硬,让孩子安静下来,等他爸爸回来再拼,她是有意训练孩子的耐性。来回弄了几次后,孩子也知道自己慢慢拼,遇到不会的,会等爸爸一起来研究。

一般孩子越小,耐性是越小的,这个都需要锻炼的,家长不能什么都满足孩子,而应该适当让孩子受点挫折,特别是3岁以后,一定要着重培养孩子好的耐性。这个讲太多道理也没用,需要强权控制,告诉孩子必须学会坚持,这样才是真的对孩子好。

教育孩子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教会需要强权来灌输一些好的知识。孩子的世界观在形成中,可能并不知道是是非非,需要作为成年的家长引导。#p#分页标题#e#

大家对于这件事情有什么观点?欢迎在评论区多多讨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