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挨打和从未挨打的孩子有什么区别?二十年后,这些差距很明显

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意在主张对子女棍棒相加,以求个孝顺听话。这种教育方式流传了数千年后,在现代社会遭遇了“滑铁卢”,为年轻家长们所唾弃。当然,这不代表棍棒教育就从中国灭绝了,它的影响依然存在,只不过当年挨打的孩子们长大了。

于是有网友好奇了,棍棒教育真的毫无可取之处吗?不如让我们来看看,经常挨打和从未挨打的孩子有什么区别,让过来人给你答案,二十年后,这些差距很明显。

性格差异:挨打的比较偏激,不挨打的反对暴力

我一个高中同学就是从小被揍到大的,这倒不是说他多淘气,而是父母管教非常严格,考试成绩没进前三要挨打,东西摆放不整齐也要挨打,总之,家长想打孩子总能找到理由。这就让我同学养成了比较偏激的性格,遇上问题很容易钻牛角尖,更可怕的是,他总是在被“暴力”所诱惑着。

同学表示,因为是从棍棒教育下走过来的,所以,在他认知里暴力是被允许的,属于教育孩子的正常手段。直到结婚生子后,妻子因为他打儿子大闹了一场,他才知道原来有些孩子没有挨过打的,而这些人是反对暴力的。后来他跟妻子道了歉,但心底依旧对暴力蠢蠢欲动,因为这是父辈带给他的“后遗症”,导致他总想要用暴力解决麻烦。

承受能力不同:挨打的承受能力强,不挨打的则偏弱

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有个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一次考试成绩不佳就拒绝上学,父母劝说还被他骂走了。当时我心里就在想,惯得你这臭毛病,若是生在我家,我爸妈早就“男女混双”把你打去学校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父母的棍棒教育确实让我皮实了不少,平常遇上小灾小难,忍忍也就扛过去了。毕竟小时候连身体上的痛都承受了,别说入社会后的言语暴力了,对我来说那都不叫事。因为我从小就明白,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公平的,弱小就会挨打。

没挨过打的孩子就不同了,从小跟父母讲道理长大的,步入职场后就会发现,跟这个社会没有道理可讲,生活并非处处都是文明人。一旦遭遇言语暴力,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觉得挫败,遇上不公容易闭门不出。

最后,大家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孩子呢?对现在的人生又有什么影响呢?快分享出你的故事吧。

-----------------------

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疾病护理、成长发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给您定期奉上实用育儿生活小常识,让你用科学的方式轻松带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