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元一斤的草莓引发思考:合理满足孩子的愿望,家长应该怎样做

著名营养学家范志红老师发过一条微博:说自己元旦在超市看到一个孩子想吃草莓,但是因为草莓40元一斤,孩子的奶奶就是舍不得,导致孩子在超市哭个不停。

同时,范老师也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草莓刚上市的时候虽然贵,但是买一点尝尝鲜并不会让家庭破产。在适当的条件下,满足孩子的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范老师的观点是在适当的条件下满足孩子的需求,适当的条件是什么,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不一样的,但就现阶段我国的城乡生活水平来说,满足一家人正常的衣食住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我们的孩子向我们提出了想得到某种东西的愿望,我们首先要知道,在孩子的眼中,他们的想法很直接,他们想要得到的就是这样东西,而并未考虑这样东西的价值。

而作为父母,我们在考量孩子的需求是否应该得到满足的时候,更多的是从一件商品的价值方面出发考虑的,这是成年人与孩子之间思维方式的区别。

如果两者的思维方式有区别,那么既然孩子尚小,不能从父母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那我们应当在孩子提出某种需求的时候,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样东西是否值得购买,然后再来衡量这件商品的价值是否超出了家庭能力承受的范围。

一般来说,孩子的想法和心愿都很容易满足,满足孩子的心愿除了能让孩子得到快乐之外,也能让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因此,在计划家庭支出时,我们应当把孩子的愿望支出计算在内,范围之内的愿望支出都可以满足。

另外,父母一辈的消费方式大部分以节俭为主,已经形成思维定式,微博中提到的奶奶就是这种类型。其实,我们在考虑满足孩子的愿望支出时,还可以使用一个方法,就是从量少的方向去考虑。

刊登在《辽宁青年》中的一篇文章《量少更易成赢家》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作者拒绝了水果摊主的20元/斤的桑葚,没想到水果摊主说出了让作者豁然开朗的一句话:“两块钱一两,不算贵啊。”

的确如此,如果40块钱每斤的草莓买不起,那我们可以给孩子买10块钱尝一尝,孩子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有的家长不但不满足孩子正常的愿望支出,反倒要求孩子做最简朴的那位,但学习必须向最好的孩子看齐,这是一种非常自私的做法。

正确的对待孩子的愿望支出,最大能力的满足孩子的正常需要,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品味和自尊心,也有利于提升亲子关系。

其实,我们大人在自己身上花费的愿望支出已经是孩子的很多倍了,我们确信,过度的放纵容易导致孩子错误的消费观念,但却忘了,正确的满足孩子的心愿,能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的益处绝对是值回商品的本身价值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