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也有“蜗牛宝宝”吗?拖延症怎么改?

一旦孩子养成了拖延的习惯,遇事的口头禅可能会变成“等会儿”,比如家长让孩子收拾玩具,孩子不会表示拒绝,一般会说一句“等会儿”,那这个“等会儿”到底是多长时间,家长和孩子可能理解不一样,孩子可能想的是半个小时,家长想的是五分钟,而家长发现孩子五分钟内还没有收拾好,就会大发雷霆,而孩子却十分委屈,“我没有不守承诺啊,我说了我会收拾的,急什么。”孩子非常反感父母对自己的不信任,但是有这样一个“蜗牛宝宝”,控制脾气可是有点难。

孩子的磨蹭,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心理因素,二是能力因素。家长总是告诉孩子不要磨蹭,要提高效率,但其实有的时候孩子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孩子特别需要关于方法的帮助,好多孩子学习的时候边写边玩,一会上厕所一会要喝水,实在没有理由出去了就开始抠橡皮,反正就是不专注,这样的孩子一般生活都是被家里安排好的,没有机会照料自己的生活,在家里没有养成妥善统筹的能力或者条理性。

没有条理性,表现出来的就是行动上的拖延。比如在写作业上,孩子不知道怎么重点安排事物,怎么安排时间合理,这个问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要列出一个详细的程序表出来,帮着宝宝把事情的顺序理清楚,比如,老师的作业是什么、现在我们需要去买什么、这些需要花多少时间、怎么安排是最方便的方式等等,这是需要对孩子进行训练的。

还有一种拖延的原因是孩子太追求完美,总是想万事都准备齐全才开始行动,或者是中途有一点不完美就要停下来修正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如同强迫症一般,心理学上把这种行为称为“橡皮综合症”,原因是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有心理压力,怕出错,这一般是孩子对自己或者父母对孩子要求高造成的,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不要过多指责,要通过奖励的方式来逐渐改变孩子的习惯,孩子这种依赖“橡皮”的习惯会逐渐摆脱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