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唠叨的家长,越养不出优秀的孩子?睿智父母做好3点就够了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那就是妈妈对孩子不断地叮嘱,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其实,这种唠叨在教育中起不了什么作用。

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导,但不喜欢父母的唠叨。那么,怎么做到不唠叨,孩子又乖巧?

1、好好和孩子说话

有人说过:“一万打空洞的说教,还不如一个实际行动。”在家庭教育上,少说多做同样也是真理。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关于它的解释是这样的: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说白点,就是:“要想说出的话有力量,就别唠叨”。

同样是批评孩子没做完作业就看电视,一种方式是:你看你看,没记性!上次说的不是你是吧?

另一种方式是:5分钟后,我要看到你坐到书桌前写作业!要不然这一周都没法看电视了。

2、唠叨不如以身作则

有的家长困顿于这样的怪圈:孩子越是不懂事,就越是要说教。然而无论怎么说教,都起不到作用,最终亲子关系越来越恶化。

其实,语言和行动是相辅相成的,很多时候,行动会比语言更有力。当你对孩子说饭前要洗手的时候,为什么不拉着他的小手,一起到洗手台前洗手呢?

用行动来践行自己的话语,是最有用的。不要忘了,饭前洗手,睡前刷牙不只是孩子的任务,大人也应该做到的,那为什么不一起做呢?

相信我,逢人就打招呼,能与他人热情交谈的父母,不会养出害羞不敢说话的孩子的。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在少不经事的年纪里,他们就十分擅长模仿。这种模仿不光有表面的行动,语言,还有深层的行为逻辑,思维方式。

3、放手让孩子成长

家长越是放不下,孩子越是长不大。家长担忧孩子面对的问题,试图通过唠叨让孩子改正,不如孩子自己承担后果,从错误中学习。

一个成熟的人要独自面对很多的东西,不再像孩子时有很多事情由父母来承担面对,要有责任感,更多的时候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独自面对和承担很多东西。

当父母老了,没有人会再帮你承担这些成长的压力和困难。无论学习、工作、生活、婚姻、人际交往,总有些事情需要自己面对,有许多困难需要自己面对,去解决,而这些正是一个完整人生所必需承受的。

所以,父母不要再拿“孩子在父母心里永远长不大”的虚假理论害人害己了,该放手的时候放手,因为人生毕竟是孩子自己的。

生活中,很多妈妈急于求成,想要孩子一下子就变得优秀,但所使用的方式又阻碍了孩子前进的步伐。别小看妈妈拿一句抱怨、那一句唠叨,你自认为是为孩子好的随口一说,但在孩子心理就是一块大大的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要想孩子变得优秀,少唠叨,多指点,用让孩子佩服和赞同的观点与之交流,那么孩子的一切你必然了解于自己心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