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爱说话、过度害羞,小心是选择性缄默症!

有的小朋友在家里叽哩嘎啦,小嘴巴讲个不停,但遇到陌生人来家中作客,却立刻躲在爸妈身后,不敢打招呼,或是在学校完全不发一语,这有可能是选择性缄默症,意思是人在特定情境下就是说不出话,通常发生在2-6岁的孩子身上,而且女生比男生多。

当然,小朋友第一次遇到陌生人、新环境可能是因为怯场、害羞,但如果上学后超过一个月仍然有这种状况,家长或许要提高警学,是单纯适应不良,还是患了选择性缄默症呢?

另外,青少年、大人也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根据维基百科,选择性缄默是一种社交焦虑症,患者有正常説话的能力,不是不想说话,但在特定情境下就是说不出口:

1. 在某些期望说话的特定社交场合(例如学校)持续无法说话。

2. 这状况影响学习或工作表现、人际沟通。

3. 这状况已持续超过一个月。

4. 不说话的原因,并不是对语言的不了解或不习惯使用。

5. 这状况不适合以某些沟通障碍解释(例如口吃),也不仅于广泛性发展障碍、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障碍的时候发生。

由于上述情形,患者焦虑时会有以下表现,常常被误为没礼貌:难以保持眼神接触、不笑、举止僵硬不自然、难以应付需要说话的场合,例如,学校点名、打招呼、说谢谢、道别。患者也可能比常人更容易忧虑,会用戴口罩来掩饰自己心理的缺陷、对噪音和人群更敏感,感到难以谈论自己或感受。

不过呢,选择性缄默患者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方面与他人无异,也有积极的呈现方式,例如生性好奇,智力和认知高于常人、对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敏感、有很好的集中力、善于辨别是非,有正义感等等。

家长跟老师可以怎么做?

如果小孩有选择性缄默,不要强迫孩子开口,更不要自己离开,硬是留下孩子与不熟的亲戚干瞪眼。父母不要觉得“小孩只是害羞!长大就没事了。”到了青少年时期会更难治愈,家长要趁早期就诊语言治疗师,因为个案不同,解决办法也不太一样。同时,多带孩子循序渐进的认识亲朋好友,渐渐适应外部的环境。

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如果强迫孩子发言甚至上台,可能会有反效果,加深孩子的焦虑感;过度关注孩子会导致压迫,但是直接忽略更不是办法。

因此,老师可以通过一些不用说话的小任务,例如请学生收课后作业、考卷等,趁这时候夸奖他、关心他,建立日常关怀与互动,让他习惯并知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找老师帮忙。

另外,也要注意同班同学之间的相处情形,不要等到其他人都已经习惯他不说话了,等到他开始说话,却引来更炙热的目光。

其实,很多超级害羞的小孩,也都需要大人循序渐进的引导,慢慢融入社群,老师与父母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需要有耐心的、重复性的告诉他们说话是安全的,当他们的向导,让他们信任你,就比较容易克服适应新环境的挑战了!

END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