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杂说”之七十八:《“新移情”:爱超女不爱父母》

《“新移情”:爱超女 不爱父母》

赵忠心

前些年的一个春节刚过,某杂志社编辑就接到一个陌生母亲的来信:

编辑您好:

我儿子今年20岁,去年考上大学。自北上读大学后,他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今年春节是暖冬,我提议一家三口回长沙老家探亲团圆,哪知道儿子一口拒绝了我:

“那些亲戚好多年没见,见面不知说什么好。而且长沙又冷又无聊,要回,你们自己回去!”

无论我怎么摆事实讲道理,他就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坚决不回家。

孰料,我们准备订火车票前,儿子突然又改变主意,理由是“李宇春会出现在湖南卫视的春晚活动上,我要去现场看她真人。”

儿子的“坚决”让我很心酸。他的爷爷、姥姥和小表妹都在长沙,一家老小的吸引力都比不上一个不相干的外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冷漠和麻木?为见一个不认识的人,他宁肯千里迢迢地赶去,而那些和他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他却能够置之不理,不屑一顾。

单位里和我年龄相仿的父母也有同样的困惑。他们的子女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超女,花光零用钱用手机投票,却舍不得主动给爸妈打一个电话!

我真想不明白,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难道在他们心目中,天遥地远的超女比近在眼前的父母还亲切可爱?

从这位母亲的来信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愤怒、茫然,更多的是无奈。

眼下的新生代,有着得天独厚的物质环境和受教育机会,他们理应饮水思源,应当珍惜与感恩;然而,他们却不以为然,对好不容易把他们抚养大的父母、老人冷若冰霜。

身边有很多孤傲、薄凉的年轻人,他们清楚地记得明星的生日,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

他们重视“情人节”胜于“母亲节”,他们舍不得抽出半小时陪父母聊天,却甘愿不眠不休地泡在网络里……

据上海市一项对16-20岁人群的“亲情调查”显示:有20%的年轻人不记得父母生日,60%的男孩、女孩过生日时不会想到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48%的青少年和父母常常无话可说。

但他们中有超70%的人曾为超女的“真情感言”流泪,有人将这种“见超女尖叫,见父母无言”的现象称作“新移情”。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很值得社会各界深思,也值得做父母的思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