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被父母接纳、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孩子,将来的婚姻也会不幸

每个人都逃不过原生态家庭的影响,一个人的婚姻里往往藏着幼年时的亲子关系,幼年没有被父母好好爱过的孩子,他的婚姻往往也很难幸福。

我与邵华相识于高中,她是安徽人,父母在北京打工,因是外地户口,便借读到了河北。邵华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独来独往,给我的感觉是很独立。

周末,我们都放假回家,她一个人住在宿舍里,整栋宿舍楼只有她一个人,问她为什么不回北京,她说父母没时间管她,回去也是一个人,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一个人照顾自己了。因为住在我的下铺,所以,我与邵华的交往比其他人多一些。

快高考的时候,邵华回到安徽参加高考,我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但平时还会通通电话、聊聊QQ,交往一直没有中断过。邵华的婚姻很不幸,已经离婚两次,现在单身,不是邵华遇人不淑,而是她总拒绝那些对他真心好的男人。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很优秀的男孩子追求她,她也很喜欢那个男孩子,两人分分合合,折腾了三年多,最终还是分手了,分手是邵华提出来的,她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走出失恋的痛苦,我问她,“既然这么痛苦,为何要分手?”

邵华说她很恐惧,明明希望对方靠近,可对方一旦走进了自己的内心,就开始害怕,就想将对方推得远远的,她的内心很矛盾,总有一种莫名地不安。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明明喜欢对方,却要拒绝对方,对方离开了,又非常痛苦,对方走进了,又将对方推开。或者一个高大帅气的男孩子选择了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子,两人明显的不般配。

有的人选择了一个伴侣,心里很清楚这个伴侣并不是心中所爱,可正是因为不是心中所爱,他们才能安然相处,但是这种相处又会伴随着巨大的失落,这种既痛苦又委屈的情形是挣扎过多次换来的结果,他们会安慰自己说,“再好的鞋子,刚穿上的时候都会磨脚,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因为他们无法与自己心仪的人相处,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次一级的伴侣。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无法近距离的坦露真实的自我,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是这样解释真自我与假自我的:一个人的自我若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而构建即真自我,一个人的自我若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而构建即假自我,真自我与假自我最初都是在母婴关系中形成的。

莱茵补充说道: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身体服务于他的“真自我”;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身心分离,他的身体服务于别人的“自我”,而他只能为自己的“真自我”留一个纯精神性的空间。

假自我的根源在于缺乏安全感,当喜欢的人走进他们的心里时,他们希望与对方建立深度的联结,希望对方能读懂自己的内心的喜怒哀乐,接纳、包容自己的脆弱与依赖,但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在此时除了感到欢喜外,还会产生恐惧,这种恐惧会让他们启用防御机制,即用假自我来保护真实的自我。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安全感严重缺失呢?有可能与他早年的心理创伤有关,比如,一个人从来没有被妈妈接纳过,爱过,没有与妈妈建立起真正的情感链接,缺少亲密接触的情感体验的人,在他成年后,就会表现出对这种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这是让他们建立起亲密关系的杀手。

为了缓解这种恐惧,有的人会脚踏两只船,因为复杂的三角关系正是当年他们那种对母亲又爱又恨复杂情感的再现;也有一些人会反复检验对方是不是真爱自己,会不停地考验对方,一旦对方无法忍受离开了,就又一次验证了“世上没有真爱”的假设。

如今,很多年轻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外出打工,一年难得见到孩子一面,我们总觉得还有时间陪孩子,等多赚一些钱,就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让孩子吃好穿好,却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其实是父母的陪伴。

不是所有的陪伴都会有机会弥补,等孩子长大了,想弥补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幼年时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他的不幸不是始于童年,而是伴随一生。不管多忙,生活多么艰难,能陪陪孩子就陪陪他吧,不然他就长大了。#p#分页标题#e#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