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三岁前,这样的“自私”很正常,家长盲目要求大方反而很伤娃

常听父母分享自家宝宝的趣事,其中说得最多的是宝宝如何插在父母中间,阻止父母秀恩爱。闺蜜说,她和老公抱抱或者手拉手时,儿子总是要把他们分开,还要把爸爸推到别的房间,自己要坐妈妈腿上。

很多家长把宝宝这样的行为当做趣事来讲,却不知道,其实宝宝行为的背后有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子。

宝宝三岁前,这样的“自私”很正常,家长盲目要求大方反而很伤娃。

女孩和爸爸站队排斥妈妈,男孩排斥爸爸

正如闺蜜所说,两三岁的宝宝会本能地和自己的异性父母靠拢,做出排斥同性父母的“自私”行为,具体表现为:女孩和爸爸更亲,排斥妈妈;男孩和妈妈更亲,排斥爸爸。

家长不要以为这是孩子“独占性”太强,是自私的表现,也不要因为自己不受待见而寒心,其实这是宝宝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表现。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性别认同。如果是男孩,他会通过和父亲争夺母亲来实现代替父亲的愿望,从而完成对男性的性别认同。如果这一行为遭到阻止和破坏,将会形成“结”。孩子6岁或7岁以后会继续迷恋同异性父母,排斥同性父母,这样不利于孩子性别认同感的形成。

不肯跟小朋友分享自己东西

我小时候特别害怕亲戚家小孩来家里玩,因为他们走的时候,爸妈总要“主动”将他们看中的玩具送出去,而那些玩具,恰恰是我最心爱的东西。

不少家长觉得要教会孩子“分享”,让孩子变得落落大方,于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要求孩子把玩具拿出来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孩子不从便说孩子“小气”、“自私”。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教导分享,也要看孩子的年龄。

三岁前的宝宝正处于物权意识敏感期,他们会本能地认为东西是他自己的,也会拒绝分享。这时候家长要做到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强迫分享,这样孩子得到尊重,也会明白“自己的东西自己有权利做决定”,界限感由此产生。良好的自尊感才能形成。

物权意识受到尊重的孩子,在年龄渐长后会更容易分享,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东西自己有决定权,就获得了自信和界限感。这样的孩子在以后长大成人之后,会更加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不会成为一味迁就别人、损害自我的老好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