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变成孩子,多一份换位思考

夫妻均为成人,换位时还较容易思考,可家长与孩子之间换位思考,就显得特别难。

也正是因为家长与孩子没有换位思考,于是就出现了这样几种情况。

一边打孩子,一边教育孩子不能打人;

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和自己的身体界限,但是我们可以随意打孩子的身体;

还有人两手一摊:不打怎么办?孩子不听话除了打还有什么别的好办法吗?

当然有,那就是换位思考。

放下父母的架子,让自己安静下来,抛开所有想法,只想孩子此时此刻的感受。任何事不能大惊小怪,不管对与错,存在就有理由。

以前听过这样一个笑话。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出去旅游,一路上有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好玩的,妈妈很是满足,但是孩子却不怎么开心,溜了两条街之后,孩子哇的哭了,说不要逛街了,想回家去。妈妈当时特别不理解明明这么多好玩的好吃的,孩子为什么会不耐烦,后来孩子哭了之后,妈妈蹲下来安慰的时候,瞬间明白了。

因为孩子的身高根本就看不到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在他的视线里,看到的都是大人的屁股和各种各样的包包。

是呀,在孩子眼里,蹲下来,是多么简单呀。对于大人,不能总站着,居高临下地审视孩子,滔滔不绝地训斥孩子,而应该蹲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视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一个孩子未来的成就和父母能否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家庭的父母擅于站在孩子的位置思考问题,他们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孩子教育的成功,往往是父母自身的成功。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你在斥责孩子不爱学习的时候,问一下自己是否爱学习。

一个下班之后,喜欢看韩剧、刷抖音、打王者荣耀的父母,就不要奢求自己的孩子回到家能够安安静静地读书学习。

很多育儿书和文章,都会让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但很多家长都做不到,明明是想和孩子站在一起,心却不在孩子身上。

当孩子和自己说话的时候,不是敷衍应付,就是完全忽略。

“妈妈,你看那有只蝴蝶”

“嗯”

“妈妈,你快过来”

“···”

“妈妈,我想要拿那个”

“等等再说”

这大概是每个家庭都出现过的情况。

你可能觉得孩子说的事情无足轻重,你不理他,过一会儿他自己也会忘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孩子是极敏感的,他能够准确辨析父母发出来的信号。不管多大的孩子,内心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当孩子发现父母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时,便会产生很大的失落感。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当孩子跟你说“妈妈,你快过来”时,家长及时给与回应,并停下手头事情看孩子想要说的事情。如果真的走不开,也要及时跟孩子说明。

当家长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时,就能够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亲子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