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小木屋》有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01

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对历年的高考状元进行调查,教师家庭走出的高考状元最多。得出的结论是: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教师家庭的爸爸或妈妈,更热爱读书学习,而教师家庭的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比其他的孩子更愿意专注学习。

相反,生长于农村的留守孩子,父母多外出打工,即使跟随父母生活,也因为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让孩子自由生长,往往成绩不尽人意。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固然主观能动性很重要,但是环境因素同样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性,所以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是最早的老师。就像《草原上的小木屋》中小女孩劳拉的成长同样也离不开父母的影响。

02

《草原上的小木屋》讲述了19世纪中叶,一个美国家庭在美国西部大草原上一年的拓荒生活。本书不但记录了美国拓荒时代的历史,也记录了小女孩劳拉的个人成长史。小说描写了西部草原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生存条件,也描述了一家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和温暖的爱。但是对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劳拉的爸爸和妈妈一言一行对孩子们的影响。

当他们一家人离开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坐着大篷车向达堪萨斯州大草原出发时,爸爸坐在前面驾车,妈妈安静的坐在马车上,双手交叠着放在膝盖上,安静而温和。即使出门在外,他们仍然在马车里插上鲜花,旅途中带上熨斗,把衣服熨平。不管身处何种环境中,他们一家人仍然认认真真地生活,注重仪表和个人修养。

在到达大森林以后,爸爸白天辛苦建造小木屋,晚上却依然会为一家人演奏小提琴,当遇到狼群围着小木屋时,爸爸手持猎枪,为她们守夜。

劳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们具有深刻的影响。妈妈的温柔懂理,爸爸的乐观勇敢,都是她们对待世界的态度。

03

《草原上的小木屋》作者劳拉·英格斯·怀特出生于美国中部的威斯康星州,从小就跟随父母多次迁居。劳拉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完成了《小木屋》系列丛书,这个系列共9部。第一部是《大森林里的小木屋》,第二部是《草原上的小木屋》。作者在65岁时才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写到了75岁。这个系列丛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成为了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不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还被改编中系列电视剧和电影。作者生活过的威斯康星州大森林和堪萨斯州大草原上的小木屋,成了著名的历史遗迹,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参观者前去参观。

让我们打开《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本书,跟随劳拉感受不同寻常的旅程,领略美国西部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美国西部野外生活的惊险刺激,以及劳拉一家温暖的亲情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