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还要家长做什么?

▲点击关注,生活变得更艺术

在孩子没有辨别能力和自主意识的时候,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有时甚至要逼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尤其是学习。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刘星妈妈说: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回答: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就不懂事吗?我不愿意学,您就不让我学了,从小您就得逼着我学,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从小教育我。

刘星说完,妈妈顿时语塞。

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孩子都有想过退缩、放弃。

如果这时候,作为父母的轻易让孩子打了退堂鼓,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在将来后悔。

“我回家问问孩子喜欢不喜欢”

“上不上、学不学都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

这是生活中家长为孩子报兴趣班非常常见的场景。如果孩子喜欢,那自然是皆大欢喜;那孩子要是不喜欢,是不是什么都不用学了?那才是真正地害了孩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常常喊着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口号,要求与孩子平等对话,然而很多时候却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很多父母口里的“尊重”,变成了“遵从”。

于是,当孩子对舞蹈、书法、美术等感兴趣的时候,父母二话不说先报了班,然而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不耐烦了,想要放弃时,父母又遵从孩子的决定,说是听孩子的,给他自由。

“不要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东西,孩子快乐就好”,看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这是父母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

孩子的学习,自然要尊重其兴趣为前提,但是大部分由兴趣引发的事情,经过一段时期之后,必然会遇到瓶颈,这时候兴趣可能就变成了折磨。

只要坚持下去,折磨过了,兴趣变成了特长,接下去就是享受。这种变成特长之后享受到的乐趣,又会驱动孩子继续深入学习,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然而,以孩子的天性来看,早期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对很多新鲜事物都很容易感兴趣,但要想仅靠兴趣和内驱力让孩子长期对一种事物感兴趣并坚持下来,基本上不可能 。

任何学习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这时候家长不“逼”孩子,让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么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东学一下西学一下,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

一个优秀的孩子,绝不可能横空出世,其背后必然有着父母付出的无数时间和心血。

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不仅需要孩子勤奋刻苦,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在孩子想要放弃时,发挥父母的“威严”管教一下,对孩子要求严一点,这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有时候,父母就是要“逼”孩子一把。如果父母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是父母做的不妥;如果父母逼孩子坚持自己选择的路,那就是父母应尽的责任了,教育孩子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无论什么事坚持才会有效果,有效果才会有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坚持。久而久之,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明白:今天不吃苦将来会吃苦;今天不努力,今后会努力一辈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