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了也不管的做法,毁掉多少国外孩子,宝妈别再迷信谣言了!

导语:宝宝哭了也不管的做法,毁掉多少国外孩子,宝妈别再迷信谣言了!

01.

西方某一教育理念“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教育方式风靡一时。西方父母认为这能培养孩子的独立顽强的性格,而中国家长也往往受此影响。并逐渐,和中国地道的“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产生概念模糊。

“哭声免疫法”,由美国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提出。他认为让孩子独立,让父母省心,于是广为美国家长热衷,最后却受到当头棒喝。

坚持这一理念的父母,最后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抑郁、精神恍惚,情绪过度亢奋或低沉,睡眠不足等现象。而华生自己的子女甚至孙女,也不可避免的多次尝试自杀。

可以说“宝宝哭了不抱”的做法,毁掉许多国外孩子的一生。所幸,当今许多外国妈妈已经摒弃这种观念,中国妈妈可别盲目崇外,再把自己的孩子推入火坑。

02.培养宝宝独立,并非是置身事外

“宝宝哭了不抱”从某种程度确实可以培养孩子独立,防止孩子过度依赖父母。但因为以偏概全,所以弊远远大于利。

因为宝宝哭泣,存在很多原因,而矫情的其实很少。在宝宝1岁以前,它们只会用大喊大叫表达情绪,而哭并没有太大意义。

而1~3岁,宝宝的哭泣,更多的是在表达抗议、不满、求助和委屈。这个时候,其实是需要父母出面帮助和安慰的。如果小时候,就让孩子感到亲情的冷淡,哭泣恳求却没有回应,只会让亲子关系恶劣,并走上心理极端。

3岁以上,则更多的是委屈、生气。如果受了伤,这就是抒发痛感的本能。又因为心理、身体逐渐成长,宝宝会变得更加感性敏感。说不定他的哭泣,就是因为一次感动或者伤心。

假使这些时候,统统都归类于宝宝无理取闹,父母都冷眼旁观,会让孩子对亲情失去信赖。

传统教育中提出的“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并不是如外国版的置身事外。相反的是,父母会更加敏感,会尽可能的提防所有意外,并会竭尽所能的及时出手帮忙。这样安全的氛围,才是培养独立的好机会。

假使孩子跌倒碰伤了筋骨,大哭求助。父母却在一旁无动于衷,说:“没事的,自己爬起来。”那后果,可想而知。而且,无论多么伤心,人流泪的极限是15 分钟。当孩子,忍着疼痛,无助哀号却没有任何回应时,他对父母如何不失望?如何还能完整度过一生?

03.

遇到孩子哭泣,父母应对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给各位宝妈列个参考方法,让孩子乖乖安静下来。

一,包裹

这个方法,其实起源于子宫。因为刚出生的孩子,需要被包围的安全感,这还被专家称为“襁褓法”。不影响基本活动的前提下,可以把孩子抱得紧一点,能最大程度的安抚孩子情绪。

二,侧抱

孩子从子宫到宫外会刺激到孩子的莫洛反射,也就是惊跳反射,所以会大哭不止。日常安抚孩子时,可以尝试竖直抱和侧抱,而平抱孩子是很难安抚孩子的。而且,孩子测抱,他就可以闻到熟悉的味道,并感到被呵护的温暖,渐渐就能安定下来。

三,声音

在哄孩子的时候,可以让环境变得“吵闹”些。这可以是人声,也可以是音乐。因为绝对安静的环境下,孩子很难停下,猛地一停下,换成大人也适应不了。除了休息时,刺激感的声音往往更吸引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时,他就听心跳和血液流动。声音,不仅转移注意力,也能安抚孩子心情。

最后,要提醒宝妈们:孩子哭闹的原因很多,不论应对方法如何,都要保证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否则,吃苦后悔自己也逃不掉。

如果宝宝突然剧烈地哭闹,一阵一阵的,怎么也哄不住;哭闹时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呈屈腿卧位。父母一定要先全面检查孩子身体,然后及时就诊治疗。#p#分页标题#e#

哭泣是孩子内心的声音,父母一定要在他们脆弱的时候有所作为,这样父母二字才尽其美。不至于,因为自己一时偏差,让孩子一生受罪。

适合的教育方法,才是好的。当事事尊重、仔细,教育孩子的方法自然就有益无害。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喜笑颜开的家庭,孩子一生快乐,父母知足放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