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手机带娃”可能影响孩子语言发育

  新华社上海6月5日电(记者 仇逸)“手机带娃”可能给孩子说话“拖后腿”。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副主任医师花静介绍,因语言发育迟缓前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幼保健部就诊的1到3岁婴幼儿中,接近三分之二有屏幕暴露史。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幼保健部正在进行一项针对3-6岁托幼机构儿童的健康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了16座城市,尽管此项调查还在进行中,但已有的10万份样本量显示,城市孩童平均每天的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为1.36小时,上海为1.47小时。

专家建议: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不能自己沉浸在“屏幕”中。即使婴幼儿不直接看屏幕,家长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过长,也会减少同孩子的交流和接触。屏幕每开1个小时,孩子从家长那里听到的词汇量可减少500-1000个。2岁前的婴儿若看太多电视手机,不仅导致语言表达迟缓,还会对认知产生一定影响,所以2岁前的“屏幕早教”并不适宜,孩子最好的学习是与家长的积极互动。

花静表示,0到5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对婴幼儿的语言发育进程各个阶段要有清醒的认识。比如,0-4个月宝宝与人的交流是无意识的,4-9个月就开始有意识,9-18个月进入单词阶段,18-24个月慢慢可以组词,24-36个月就进入早期造句阶段了。

医生还提醒,12月龄以后的孩子,逐渐进入了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开始运用除了哭闹、表情以外的其他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各种愿望和需求,这时的家长在宝宝面前可不要表现得太过“善解人意”。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戴霄天医生介绍,门诊上经常遇到会“读心术”的家长,“低段位”的还需要宝宝“嗯嗯”两声才作出反应,“高段位”的只需宝宝一个小眼神,甚至都不用哼哼就能知道宝宝想干什么了。

医生建议家长,不要在孩子还没有任何语言前就猜想他们的各种需求:“你饿啦”“肯定想玩了吧”“是想尿尿了”……这会使孩子形成不需要任何“表达”就能满足需求的固化模式,不仅推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育,还可能造成孩子的“大脾气”。

作者:仇逸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