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前不大记事,但这几件事会印象深刻,父母记住别越界

研究表明:当宝宝见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时,1岁以内的宝宝只对几天以前的事物有印象;2岁左右的宝宝只对几个星期以前的事物有印象;3岁左右的宝宝记忆能力大大提高,能记住几个月以前看到过的事物。

当宝宝见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1岁以内的宝宝根本回忆不起来;2岁左右的宝宝可以回忆几天以前的事;3岁左右的宝宝可以回忆几个星期以前的事。

3岁是孩子记忆分割线

1、3岁前孩子的前额叶皮质未发育成熟,很多事情不能存储在大脑里,所以他们往往就会对3岁前的记忆比较模糊。

2、3岁前宝宝的记忆没有目的性,没有关联性。其记忆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根据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记忆。此时宝宝的大脑就像一架照相机,可以不假思索就拍摄下周围的一切,但由于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很快就会忘却或者记忆模糊。

综上所述,很多专家认为,3岁是孩子记忆的分割线。

孩子3岁前,两件事让他们“刻骨铭心”

3岁前的孩子大脑只是还没有发育成熟,并不意味着没有发育,此时伴随着语言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提升,孩子会慢慢形成长期记忆。尽管3岁前的记忆比较模糊甚至消失,但大脑在刺激之下,那些潜意识里的长期记忆会被强制唤醒,而这些比较“刻骨铭心”的记忆往往都是些不好的记忆,父母记住别越界,以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

1、被吓到

因惊吓而产生的恐惧感,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其产生与过去的心理感受和亲身体验有关。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人在过去受过某种刺激,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兴奋点,当再遇到同样的情景时,过去的以经验被唤起,就会产生恐惧感。

对于3岁以下的小孩更是如此,可能孩子不能记住那件事情,但是会记住那种感觉,就是身处相似的环境,会莫名产生一种紧张感、抗拒感。这也就是为什么不管那个年龄段的小孩,只要到了医院,只要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就会哭喊,他们的内心对医院,对医生护士产生了刻板效益。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它是指对某个群体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并对属于该群体的个人也给予这一看法和评价。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用恐吓性的语言激发起孩子的恐惧感,就好比不听话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再哭就让门外的老虎进来把你吃掉等等,这些都会无形之中增加孩子的恐惧感。

2、挨饿受冻

饥寒感指的是人的饥饿感和寒冷感,这是一种身体上的反应。

据研究:除去大脑的记忆能力,人还有肌肉记忆以及细胞记忆。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

另外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家加里·施瓦茨(Gary Schwartz)把器官移植后的改变现象称为“细胞记忆”。他的理论是,由于细胞囊括了人体整套基因“材料”,因而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必将从器官捐献者身体上“继承”某些基因,类似于形成记忆的细胞条件反射,诸多事件证明细胞可能存在记忆现象。

因此这些记忆会帮助身体记得这种饥寒感。

这也是为何在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爷爷奶奶说起,他们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这种饥寒交迫的记忆,他们一辈子都记得。

因此,父母千万不要以为3岁前的孩子随便养养就行,有些“负面”记忆可能是会如影随形的伴随他们一辈子。(Jpp)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