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直言:要想孩子成才,父母少说3个“不要”,多做1件事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翻版,这是因为父母的言行不仅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更是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启示作用;但是有些不恰当的言行,往往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清华教授直言,要想让孩子成才,父母要学会少说3个“不要”,平时多做1件事,让孩子能够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有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

1、不要做xx,根本没什么用!

在孩子小的时候,喜欢的东西五花八门,有的时候家长认为孩子做这件事情没有意义,会直接跟孩子说:“不要做xxx,根本没什么用!”可是这样直接粗暴的方式除了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之外,其实更多的是对孩子的不认可:认为孩子不可能坚持下去或者本身能力不足,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2、不要学xxx,不然以后你就会xxx 在家长口中,除了常常被人称赞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有相对应的对立人物,那就是大人眼中的“坏孩子”。这些“坏孩子”可能只是学习成绩不好,但是却被人忽略了他们本质上的那些闪光点。家长对孩子的人际交往过多干涉,甚至才去一刀切的粗暴对待方式,只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成为那类唯成绩论的偏见学生,学不会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二是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质疑,拉大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3、不要想太多,跟别人一样不就好了 “中庸”在现在的观点里,其实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但是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模式,本质上就是在让孩子成为一个中庸的人。在集体活动里,不要有自己的意见;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要产生疑问;在遇到不公的时候,不要挺身而出……过多的中庸,本质上是对孩子性格以及天赋的压制,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出的孩子往往不会成为人才。

多1件事:尊重孩子的想法 无论是幼儿期天马行空的想象,还是少年期略显稚气的少年意气,父母都要学着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过于批判、看低,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需要过程的。决定一件事情是否有意义的时候,父母习惯从自己的角度来衡量,对于孩子的意见往往会一票否定,认为孩子考虑不周,想法幼稚。无论这件事情最后的决定是什么,学会接纳孩子的意见,双方进行交流探讨后,再来决定,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今后的独立思考,养成动脑的好习惯。

清华教授提醒,父母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尽量少说以上这3个“不要”,学会多做1件事,更有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养成,为孩子今后的发展营造出更好的家庭空间,也能够让孩子更加幸福、快乐的长大成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