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偷走了孩子的快乐

有一个故事:

有两个商人开了两个商店,商店紧挨着,经营范围类似,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比对方强一点。

有一天,一个天使来到一个商人面前说,对我许愿吧,你的任何愿望我都可以实现,不过你的对手可以得到的会比你多一倍。

这个商人最初很沮丧,但突然间开心起来,他说,请你弄瞎我的一只眼睛吧。

有个母亲和我说,本来我儿子考上**大学是很高兴的,但一想到那个谁的儿子考了清华我就高兴不起来了。

可那个谁说,本来我儿子考了清华我是很高兴的,可是一想到谁谁谁的女儿竟然直接全额奖学金去了哈佛我就高兴不起来了。

还有人说,我可以接受比尔盖茨比我有钱,但不能接受隔壁老王比我有钱。

可隔壁老王说,我看了看中国富豪榜,表示高兴不起来了。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

荷兰心理学家马丁纳将快乐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竞争式快乐,我一定要比你强我才会快乐,否则,就痛苦。这是最低层次的快乐。一个人如果只有竞争式快乐,他会发现在人与人交往时,除了比较都不知道还能做点什么。

于是,本该有着最纯粹快乐的同学聚会却变味成了男同学比收入比职位,女同学比老公比孩子的秀场。比的时候各种虚无的热闹非凡,结束以后一个个空虚而寂寥。

二是条件式快乐,去除了竞争的成分,是一种很客观的快乐。只要一个条件,实现了就快乐。

比如你想挣到100万,实现了就快乐,而不会陷入比尔盖茨比你有钱的痛苦。你想去一次三亚,去了就快乐,而不会陷入别人都去的是马尔代夫的痛苦。

三是无条件的快乐,称为“至乐”,无需外界任何条件就能体会到快乐与详和。

接受自己是个可能犯错的凡人,无论舒服还是痛苦,都能欣然接受,不执着于结果,而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心平气和的对待他人和自己。这是一种很美好的状态。

孩子们天然就有很多快乐,有条件式快乐:想吃糖,吃到了就快乐,想抱抱有人抱就快乐,想玩水,玩到了就快乐。

如果没有大人干扰,他们对一切充满好奇心,可以专注的去做他们想做的事,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至乐。

如果大人不去传递“别人家的孩子”比你更值得爱这样的信息,孩子对竞争式的快乐不会太痴迷。

可悲的是,应试教育的核心就是竞争,追求的正是竞争性快乐。整个教育体系中,从官员到老师再到家长都在享受竞争式快乐这一最低层次的快乐,而孩子是他们实现这一快乐的工具!

更糟糕的是,我们利用考好了就奖,考差了就罚的手段把孩子也训练成了不在乎求知的乐趣,只关注一纸分数,只追求竞争式快乐的人。

于是,长大以后,我们都忘记了儿时的快乐,只剩下一种快乐:人群中的快乐。而且,在人群中我要成为最被赞许的那一个,否则,我就不快乐。

曾经有一个妈妈和我说,当年我怀孕的时候,我觉得我不会对他有很多要求的,只要不是畸形我就很满足。

生下来以后,我觉得只要他健健康康的我就很满足;他渐渐长大,我开始希望他比别人家的孩子更早学会走路、更早学说话。

慢慢的,我也开始比较他上的早教班学会了多少东西,有没有比别的孩子更早会写字、会背更多的唐诗。

上学了,我自然而然的就开始计较他的分数,哪怕他考了100分,我也会问班里有多少个100分……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问自己,这一切到底这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我自己的需要?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就是给别人提供竞争式的快乐,那就会产生巨大的无意义感。

要想帮助你的孩子打破这样的无意义感,你可以选择告诉他:孩子,从现在开始,请享受生命,而不必非得等考上北大清华开始。

要学习,享受的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快乐,而不是炫耀所学时的快乐;

#p#分页标题#e#

要考试,享受的是检验自己探索成果的快乐,而不是得到一个好分数好名次而来的快乐,更不是因这结果而赢得奖赏的快乐。

而你自己,也学着从这一刻起就享受生命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