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宝宝学说话,这些小方法让你事半功倍!

很多家庭存在白天由老人带孩子,语言沟通少,或者来来去去就是吃喝拉撒玩那么几件事情,没有更多的情感交流和内容沟通,父母下班以后,多半也就是问问孩子今天吃的好吗?玩的开不开心?没有跟孩子就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进行沟通交流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没有足够的语言刺激、感兴趣的互动交流,听的少了,能说的也就少了。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家长足够的重视才行。

方法/步骤1

孩子的语言发展,首先需要大量的语言、词汇的输入。要多听,听不同的词汇、重复的词汇、清晰准确的发音、适中的语速,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吸收词汇、训练语言能力的基础。

2

对孩子的语言刺激,应该越早越好,当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可以给孩子放一些柔和的音乐、启蒙儿歌,爸爸妈妈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可以面对着孩子,轻声的聊天、说话,不要觉得孩子听不懂,你说的话,她都听着呢。

3

孩子稍大以后,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多聊一些有趣的话题,关于绘本、玩具、日常生活、自己的工作、外出游玩、看到的动物,尽量用不同的词汇进行沟通,刺激孩子的听力和对词汇的吸收,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孩子进行大量的语言词汇的输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孩子自然会开口说话了。

4

父母在家陪伴孩子的时候,可以多跟孩子进行绘本阅读。爸爸妈妈带着宝贝一起,边读、边说、边讨论,结合生活、游玩的经历进行绘本的故事分享,让孩子融入到故事的场景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更用心的听你说,看绘本上的图案,产生关联想象力。这样的做法,更有利于孩子强化对词汇的认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好的绘本能够帮助孩子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各种动植物物种、地域文化的差异、季节更替等,让孩子知道,除了自己生活的小家庭,还有一个广阔的世界等着孩子去探索。

5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哭闹、用手指着物品哼哼,或者用很简单的词汇、很含糊的发音来提出要求,这个时候,即便家长明白孩子需要什么,也要尽量故意装作没听懂,让孩子进一步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刺激训练,加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6

孩子在1岁半左右的时候,需要喝水、吃东西、拿玩具,都还是习惯伸出手指着想要的物品、伸长了脖子喊“内个、内个(那个)”,每次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父母要问他“要哪个?”,指着水壶说“要喝水吗?”,孩子如果点头,就反复跟他说“喝水”、“水杯”,让孩子跟父母学,时间长了,孩子慢慢变成说“喝水”,父母又会问他“谁要喝水?是元宝吗?”,孩子慢慢又学会了“元宝要喝水”,接着再训练他“请帮我拿水,元宝要喝水”。通过这样反复的、带有引导性质、诱导孩子表达诉求的方式进行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意愿会逐步得到改善。

7

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给孩子听一些简单、节奏明快的儿歌、古诗词的诵读,可以听音乐的,也可以父母自己诵读,这种节奏感、韵律感,有助于加强孩子的记忆。经常给孩子听各种儿歌、声律启蒙等音频,听的多了,孩子有时候会不自觉的跟着一起唱、一起说。

8

父母要与孩子进行说话互动。跟孩子重复重要的词汇,比如孩子要喝水的时候,你把水杯拿给他,同时可以跟孩子说“这是水杯”、“用水杯喝水”、“水杯”,强化孩子对重点词汇的认知和记忆。跟孩子的互动时,要注意语速的控制,不能太快,太快的发音,孩子不容易接手、理解;保持标准、一致的发音,不管你是用普通话还是方言,语言的一致性,对于刚开始学习语言的孩子是很重要的。

9

封闭的环境不利于孩子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对社交能力、语言沟通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多带孩子去公共场所,比如小区的露天活动区、活动中心、孩子集中的游乐场,让孩子融入到群体中,跟其他的孩子互动、交流,通过社交的训练,锻炼语言表达的能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