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急性子?家长训练孩子的延时满足,让孩子长大后不娇气

今天让老公去幼儿园接儿子放学,儿子说想吃汉堡,但是回去的路上没有卖的,就随口说明天再吃吧。谁知小家伙在车里大哭大闹:“我就要吃,就要现在吃!”最后拗不过他,老公绕远路给他买了汉堡吃。听了老公的描述,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似乎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有点急性子,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需要“延时满足”孩子的欲望呢?

但凡想要给孩子带去最完美教育的父母,这种教育意识的本身便可能问题重重。今日就拿延时满足这种很小的一件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制造“人为缺陷”、“追求并不完美”其实反而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及未来发展或许效果更好。

一、延时满足的好与坏

孩子的成长无法避开的是与他们自己打交道以及与社会打交道。或者再准确一点说,是与他们自身正在发生的一切变化,比如孩子们的情绪、他们的息怒哀乐、他们身心上的愉悦、疲惫又或者痛苦、疼痛,甚至嗅觉、味觉、形体等等,这些都是与自己打交道。而所谓与社会打交道,其实更多的是与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打交道,这其中包括人心、人性,人与人间的各种关系以及其中牵绊的种种利益、利害权衡等等,这些都是孩子走入社会后无法避免的。

那么延时满足和上述与自己打交道、与社会中的人打交道有何关联呢?有关联,而且还不小。一个总被及时满足的孩子,他们会以自己为中心。而以自己为中心的孩子,他们通常关注的是什么?是需求的及时满足,是对幸福感、快乐感的极度索取。一旦孩子没有被别人“哄着”、“让着”而感觉不快乐了、不幸福了,渴望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爆发情绪、乱发脾气。此时,身为家长的你发现什么不对了吗?

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似乎只对“满足”有所熟悉。可当他们面对“无法满足”时,却表现的惊慌失措、溃败不堪。他们对“无法满足”这件事太陌生了,完全不知所措,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承受“无法满足”带来的痛苦、挣扎,更不知道该如何去接受与忍耐现实,这样的孩子难道不是“废了吗”?而“延时满足”恰恰就是在训练孩子去适应、去学习忍受“无法满足”带来的各种感受。但同时,“延时满足”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时常会感受到挫折、挫败。但这一关,需要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迈过去。

二、延续满足的具体操作方法。

谈到“延时满足”到底该如何操作,其实很简单,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机会很多。比如说,接孩子下学时,你会发现很多父母往里挤,总想着第一个把孩子接走,不让孩子等急了。其实恰恰没必要。推荐的做法是不要成为最后接走孩子的父母就可以,但也没必要总是头几名接走孩子。此外,像是吃饭时孩子想看电视,可以让他们把饭吃完,而且是吃多少、盛多少饭由他们自己决定,决定后的饭菜都要吃完才行,才允许他们看电视。又或者孩子想休息一会在学习,那就要求孩子把手头上的学习任务学完再休息。这些都是很好的延时满足的锻炼,如果父母细心挖掘,这样的延时满足有很多。

但家长也需要留意两点,第一是孩子精神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千万不要以成年人标准要求。第二,延时也不要过于强硬,如果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对抗情绪,适当做出调整改变,不要让延时满足成了栓死孩子的硬性规章制度,那样以后孩子会对“延时满足”深恶痛绝就再难得到孩子的配合了。

三、孩子的显著改变。

经过一段时间“延时满足”的训练,你或许会发现孩子性格与情绪比以前稳定多了,也增加了少许耐心。但可能也有副作用,那就是容易与父母在感情开始产生了一点明显的距离。这时候还需要继续吗?当然要继续。但同时也需要修复与孩子间的感觉。需要多腻腻孩子,甚至找机会和孩子谈起延时满足,并且对孩子表示他们的表现有些出乎父母的意料,感觉他们真的长大了。

切记,不要用“你真棒”、“你做的不错”这种让孩子早已经免疫、甚至厌恶的话夸奖孩子,而是用“你的表现让我出乎意料”、“感觉你真的长大了”这样的话反而让孩子受用。对于“延时满足”不必刻意去追求,时常用一用对孩子身心发育有好处。上述的内容学会了吗,欢迎留言与我们一起讨论孩子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故事。#p#分页标题#e#

标签